概述
人在出生时就已经具备明显的听觉能力,有研究表明,尚未出生的胎儿就有了明显的听觉反应。新生儿不仅能够听见声音,还能区分声音的高低,强弱,品质和持续时间。还有人发现,新生儿在听成人说话时,能准确地使自己的身体运动或动作的节律与成人语言的节奏相吻合,这种对人类语言的同步反应能力能够激发父母与婴儿进行“语言交往”的兴趣和热情,从而为其学习和掌握语言提供良好环境。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听觉的敏感性,语音听觉功能以及音乐感知能力也就不断提高。研究表明,在12-13岁以前,儿童听觉的敏感性一直在增长,成年以后听力就逐渐下降,年老时,高频部分的呼力逐渐丧失。
婴幼儿听觉发展
心理学家在研究的基础上把婴幼儿听觉发展能力描述为以下过程:
1-2月:在睡眠中突然听到声音会出现惊跳反射,上下肢抖动。
3个月:开始出现区别不同声音的能力和情绪反应。如喜欢听音乐,对妈妈的声音特别敏感。
4个月:开始寻找声源,出现听觉注意。
5个月:能感知熟悉的声音,习惯言语声。
6个月:呼唤时能面向发声发向,出现听觉定向。
7个月:开始注意说话者的口型,有了言语听觉。
8个月:开始对声音进行自我调节。
9个月:开始”懂话“。
10个月:能利用听觉模仿学习语言,学习说话。
11个月:可以随着音乐摆手,出现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12个月:能寻找视野以外的声音,主动听取声音的能力大大增强。
1岁-1岁半:能寻找隔壁房间的声音,询问熟悉的画面名称,对语言的理解逐渐增多,从听词和短语发展到听简单句和较长的句子,并开始喜欢听有简单情节的故事。
2岁:理解语言记忆进一步增多,表达能力有了发展,开始有简单的对话能力,能按要求干力所能及的事。
3-4岁:听觉记忆增强,能依次说出物体的名称开始学习简单的常见字词。
5岁:听觉的理解能力及语言能力大大提高,为6岁读书,识字,进入小学做准备。
听觉对声音的认识
听觉对声音的认识是有一定规律的。可以分为听觉察知,听觉注意,听觉定向,听觉辨别,听觉记忆,听觉选择和听觉反馈,最后形成听觉概念,对声音信息做出正确的反应,这几个阶段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
1,听觉察知:就是判断声音的有无,是人耳对不同频率,不是音强,不同音色声音的感受能力。
2,听觉注意:是一种与听觉有关的心理活动,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心理需要而对声音倾注,聆听的活动,它建立在听觉察知的基础之上,并且这种声音对听者还是具有某种程度的意义,才会产生听觉注意。听障儿童因为对声音知之甚少,而且缺乏对声音意义的认识,因此常常是听而不闻,需要训练者将声音与其意义联系起来,有意识地培养他们聆听的兴趣和习惯。
3,听觉定向:就是辨别声音的方向,即寻找声源的一种能力,双耳听力的存在听听觉定向有很大作用。这种能力需要建立在听觉感知和听觉注意的基础之上。
4,听觉识别:是区别声音异同的一种能力。它需要有关感官的参与和大脑分析综合作用的参与。听障儿童听觉识别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听觉察知,注意,定向等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丰富听障儿童的听觉经验。帮助听障儿童学会把生活中不同的声音及其代表的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建立的听觉不同表象,是培养听觉识别能力的基本任务。
5,听觉记忆:是在辨别声音的基础上,声音信号在大脑中的储存。
6,听觉选择:是在两种以上的声音中,或者在噪音环境中选择性听取自己需要的,或感兴趣的,有吸引力的声音的一种能力。
7,听觉反馈:是人们听到声音或语言后出现的一种自我调节反应,例如:在声音环境中提高嗓门说话模仿发音时,不断通过听觉反馈自我调节,直好准确无误地发音为止。听障儿童听觉反馈对于学习有声语言,克服言语发音不清等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8,听觉概念:是在以上各个阶段熟练的基础上,经过大脑的思维活动,对声音信号所反映出的事物本质的认识。
总结
以上八个阶段是相互联系,互相依存的。在对听障儿童进行听觉训练时应遵循这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采取特殊的途径进行专门的听觉训练。同时,不能忽视让听障儿童在生活中通过自然途径获得听觉概念的过程,要善于引导听障儿童在生活当中学会聆听。